<
t6b4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美人记 > 第115节
    江仁就跟着阿念去洗脸了。

    要知道,江仁同学离家出走是有原因滴。江仁吃饱喝足后也不嘴硬了,说道,“我爹非要我考县学书院,天天逼我念,我背又背不下来,写字写的手疼,天天挨揍。我想出来找份儿工,哪怕先当个小伙计,也学样本事,以后总有一口饭吃。”

    反正吧,待江家夫妻找来时,江仁经过殊死战斗,拿出九头牛拉不回去的精神……然后,夫妻两个就怎么来怎么回去了。江仁在何家暂住了下来,准备找工学本事,正赶上何子衿开书铺子,得找个认识字的做伙计,江仁立刻毛遂自荐。

    江仁其实是个合适人选,他识字,而且对工资没要求,按江仁的话说,管饭就成。管饭多容易,他与章小六夫妻店是对门儿,过去吃饭就是。

    不同于章小六夫妻店,何子衿这书店开起来,那生意,岂是惨淡二字了得。现在学生课程单一,无非四书五经,教材一千年不变的,人家许多学生的书都不用买,祖上传下来的,还是古籍哩。笔墨纸砚啥的,更是买了得用一段时间。不像包子,今天吃了消化两个时辰便能又饿了。

    用江仁的话说,“每天赚的钱不够付我饭钱。”只是,他吃饭章小六夫妻是不收钱的。

    江仁的意思是,基本上赚不到钱,没生意。

    何子衿倒是不急,她眼巴巴等到十一月,终于等到一个绝好的机会。经胡山长胡文子孙厚着脸皮六顾茅庐殷勤相请,举国闻名的大儒隐居青城山的薛大儒要来芙蓉书院讲学啦!

    ☆、第167章 真的醋了

    在全县人民都在谈论薛大儒的时候,何老娘都要愁死了。

    自从知道何子衿一气儿买了五个铺子后,老太太没按捺住,不顾将将六十的高龄,硬是爬山去看了一回自家丫头片子的铺面儿,俄了个神哪,不看不要紧,这一看,老太太被打击的险没厥过去。

    “荒山野岭没个人烟,能做啥子生意哟~”这是何老娘的原话,何老娘简直是一韵三叹,心疼银子心疼的脸色都变了,与儿子抱怨,“买铺面儿,哪里不能买,难道县城里没铺面儿卖,非得跑山上去买那荒郊野岭。这傻妞儿,那种地界儿,哪里会有什么生意哟,全是拿白花花的银子打水漂。”涉及到大笔银钱,何老娘连儿子面子也不给了,一并数落,“你也是做爹的人了,你说,哪儿能要怎么着就怎么着,你也不管管,还真拿银子给那丫头!赔啦,赔死啦!”

    其实何恭才是真正冤枉,他也是过后才知道老婆拿银子给闺女买铺子的事儿。当然,他就是知道,估计也拒绝不了。何恭劝老娘,“不是书院外头么,哪儿是荒山野岭啊,临书院近,就是卖些包子点心,也多少能赚些回来的。娘你就别担心了。”他闺女不是都开了一间早点铺么。

    “我能不担心!你知不知道那是多少银子!”一想到那些银子,何老娘便是挠心挠肝!

    何恭道,“反正花已经花了,担心有什么用,我看子衿挺高兴的。”他闺女每日精神百倍,高昂着小脑袋,神采熠熠,昨天跟他说,爹我这铺子咋样咋样,今天又跟他说,我那铺子咋样咋样,甭提多招人喜欢啦。

    “担心有什么用?这次买已经买了,怕也没地儿退去,你就得告诉她,以后再不能这样乱花钱!”何老娘跟儿子发威。何恭心说,你怎么不去说,你不是也发愁惹我闺女么。不过,他身为孝子,还是很体贴老娘的,何恭给老娘倒盏温茶,何老娘哼一声,不喝!结果见儿子一直举着,只得再哼一声,接了!继续骂,“这没脸没皮的样,跟你爹一样!”

    何恭笑,“我是爹亲生的,当然像了。”想了想只得继续劝母亲放宽心,“娘,你看,咱们家里,娘你是没打理过生意的,我也对做生意的事不大明白。说来家里还稍微懂些生意门道的,除了子衿她娘,就是子衿了。我想着,她们在这上头肯定比咱们母子更有经验,是不是?娘你想,子衿又不傻,她买那铺子,肯定有她的道理。这才刚买下来装修收拾,是好是歹等等再说,娘你别急着给孩子泼冷水啊。你要实在不放心,我陪你去芙蓉寺算一卦,上回娘你不是跟我说子衿命里很有财运么。”何恭试图用宗教来安慰老娘。

    何老娘却是不吃这一套,涉及到真金白娘,就是佛祖也不能安抚何老娘那颗担忧的七上八下的心灵啊。

    当然,这些是何子衿刚买铺子时候的事儿了。

    待何子衿把那早点铺子租给章小六夫妻,每月稳稳当当的能拿到二两银子的租金时,何老娘此方略略安慰,私下对何子衿道,“倘有人买你手里的铺面儿,不赚钱也甩出去。”

    何子衿放一狂话,“不翻番儿,我才不出手呢。”

    何老娘吓一跳,“有人肯买你就乐去吧,还翻番儿,做梦呢。”

    “没做梦,我说梦话呢。”何子衿早挨过何老娘的唠叨,后来把何子衿唠叨急了,拿以后赚钱不交她置地相威胁,何老娘这才好了些。

    何老娘看丫头片子是吃了称砣,再说也无用,好在她早给丫头片子置下地了,就是这几处铺子赔了,以后也不愁一幅好嫁妆。何老娘说正事,“阿山那个兄弟叫阿水的来了县里,我托阿水给阿仁他爹带了话儿,说了阿仁在你铺子里帮衬的事儿。”

    何子衿一拍脑门儿,“唉哟,这倒是,祖母你不说我都想不起来!”

    何老娘斜眼看她,“你能想个甚!”又问自家丫头片子,“你给阿仁开多少工钱哪?”

    何子衿道,“书铺子清淡着呢,一月一两吧。”

    何老娘敲她脑门儿,悄声道,“你是不是傻啊,清淡还一月一两!”

    何子衿道,“阿仁哥倒是说不要钱,管饭就成,我真没那厚脸皮不给,暂定的,他还没支过工钱呢。不过是在铺子里放些散碎银子几吊铜板预备着找钱啥的。”

    何老娘道,“阿仁这孩子也是,你说,好好的学不上,唉……”又叹气,觉着现在的小孩儿简直个个不知所谓不服管束啊。

    何老娘唉声叹气一阵,何子衿笑,“叹什么气呀,发财的机会就在眼前了。”

    何老娘立刻来了精神,准备洗耳恭听,谁晓得这死丫头片子竟吊人胃口,话说一半儿,不说啦~把何老娘给憋的哟,何子衿见她爹过来,问,“爹,薛先生来咱们县书院讲学的事,你知道不?”

    何恭满面欢喜,坐下烤烤火“自然知道,县太爷都很是荣幸哪。”

    何子衿给他爹倒了盏热茶,道,“不枉胡山长去了六趟。”

    何老娘听得迷糊,“啥人哪,这么大派头,能叫胡老爷去请六遭,不是诸葛亮人家刘皇叔才去了三回么。这人难道比诸葛亮还派头足?”

    何恭润一润喉,笑,“娘,这怎么好比呢。”

    “是啊,胡山长也不是刘皇叔啊。”何子衿道,“我爹以前还去过青城山请教薛先生指点功课,祖母,你这就不记得了?”

    何老娘想了想,“是不是同阿素一道去拜访先生的那回?”

    何恭笑,“娘好记性,就是那次,还是姐夫指点我们去的青城山,不然真不知薛先生这么大学问。听说他年轻时做过帝师,后来才去了青城山隐居。先生学识渊博,智深似海,更是一代时文大家。”

    何老娘不懂学问,但听到“帝师”两字就来了精神,问,“这么说,这位先生还教导过皇帝老子?”

    何恭笑,“是。”

    “唉呀,那肯定比许先生更有学问!”何老娘一拍大腿,感叹,“怪道人家都说州府是大地方,连先生都这么厉害!”

    老太太主要是觉着能跟皇帝挨边儿的人比较厉害啦,至于薛先生是不是有学问,肯定啊,没学问能教得了皇帝么!何老娘就是有这么朴实而准确的判断力,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儿孙们说起薛先生时,她老人家也便跟着饶有兴致的听上几耳朵。

    薛大儒当然够厉害,人亦极有学问,只是何老娘就不明白了,她家丫头片子弄这么多薛大儒的书干嘛!何子衿送了她爹一整套薛大儒的著作集,古往今来,有学问的人谁不喜欢著书立说呢。薛大儒也不能免俗啊!薛大儒就要来讲学了,碧水县全县的宣传不说,连带临边儿上几个县也都宣传到了,胡山长请了一些闲赋在家的旧交好友们来芙蓉书院,另外许多哪怕没被邀请,如何恭这样的敬仰薛大儒的读书人亦都不请自到,往碧水县而来。

    故而,薛大儒还未到,碧水县先热闹起来。

    何子衿琢磨着,这薛大儒的粉儿还真是不少啊。

    何子衿把买的薛大儒著作集都搬到书店,早早将牌子打出来,啥“薛大儒心血巨著”“潜心六十载之佳作”反正弄了好几块大牌子竖门口广作宣作,以至于薛大儒的人还没到呢,何子衿这书店生意就先红火了起来。

    及至薛大儒到芙蓉书院那一日,她爹、她弟、她家阿念均是早早起床,梳洗整齐,一个个神色肃穆,郑重至极。何子衿、沈氏、三姑娘彼此交换个眼色,纷纷偷笑,独何老娘不觉,嘟囔,“大早上的,怎么就拉着个脸啊!晚上没睡好么?”

    何子衿笑,“祖母,今天我爹他们要去书院听薛大儒讲学了!”

    何老娘点头,“哦,要去见先生啊,见先生更得喜庆些,哪里有拉着脸去的。”

    何恭理理袖口,扶老娘在餐桌的上首之位坐下,笑,“娘,哪里有拉着脸啊。”又道,“都坐吧,快些吃,吃了赶紧上山。”后两句是对阿念阿冽说的。

    何老娘倒不急,夹了个包子道,“急啥子哟,大儒先生也得吃饭哪,你们去的老早,人家饭还没吃,不也是干等着。”

    “那也得早些去,显得恭敬。”何恭坚持。

    阿冽阿念赶紧捧起粥碗喝粥,阿念百忙之中还问,“子衿姐姐,你今天还去山上不?”

    “我去看看薛大儒长啥模样。”这种日子,书院等闲是进不去的,哪怕如何恭,也是胡文安排了位置才能进去听薛大儒讲学。何子衿这种女流之辈是想都甭想了。

    江仁道,“肯定是一把胡子的老头儿样,有学问的人都一个模样。”

    何恭笑斥,“胡说八道。”

    看江仁慢吞吞的喝粥,阿念道,“阿仁哥,你也快些吃,不然一会儿赶不急。”

    江仁,“我跟子衿妹妹又不急,我们铺子晚些开门也没事啊。”

    什么叫“你们铺子”,明明是我家子衿姐姐的铺子!阿念看这家伙还想单独跟他家子衿姐姐去山上,顿觉不爽,一面用调羹搅着碗里的米粥,抿了抿唇,道,“今天去山上的人肯定多,咱们早些出门,路上不挤,是吧,子衿姐姐?”

    何子衿也不喜欢人挤人的爬山,遂点头,“嗯,早点儿出门,路上清静。”

    江仁倒是无所谓,“好吧。”

    一行人急匆匆的吃过早饭,再去喊了冯家四兄弟,由何恭带队往山上去。何子衿这爱看热闹的,一直在书铺子里等了大半日也没见着传说中的薛大儒,及至日头初升,就听说薛大儒先生昨晚就住芙蓉书院,这会儿已经开始讲学了……

    何子衿天还没亮就起床吃早饭,步行爬山到芙蓉书院外的自家书铺子里,吹着十一月的小寒风瑟瑟发抖的等了小半天,就为了看一眼薛大儒,结果……脸都冻木了,也没见着。

    何子衿揉着冻木的双颊,晦气哄哄的去朝云观烤火。

    朝云道长有些意外,挑眉道,“听说你站路边儿等着迎接薛巨儒的大驾来着,怎么还有空来我这小小道观。”

    靠,这话酸的,吃饺子都不用醮醋了。何子衿才知道朝云道长原来还是一小心眼儿,她搓搓手,自己倒了杯暖茶,不就是想去围观薛大儒么,道长竟然不痛快了。何子衿自己也没咋痛快,她这冻的脚都僵了,也没见着薛大儒,心下是再不想见那老头儿啦。暖一暖手,何子衿与朝云道长道,“不就是一老头儿么,有什么好看的,要是跟人家大儒请教学问这是没的说,我真奇怪,有些明明大字不识一个,围在路边看什么稀罕呢。唉,真不明白那些人是怎么想的。”

    朝云道长心下好笑,继续逗她,“这么说你没站路边儿等?”

    “误会,都是误会。”何子衿是死活不承认的,她喝口茶,诚实恳切地,“我站路边儿,是这几天书铺子生意红火,怕阿仁哥一人忙不过来,跟着阿仁哥忙了一阵,不想竟叫师傅误会了我。这天下之人,有才无貌,有貌无才,才貌双全者又有德行不佳,才貌德三者俱全者,少之又少,万中无一,不料却侥幸能让我遇着,我既得师傅您的指点,还用站路边儿看谁?我就不信,世间还有比师傅您再出众的人。”

    朝云道长笑,“子衿,幸而你是个女孩儿,倘是男儿,他日为官,必是花言巧语一佞臣。”

    何子衿忍不住翻白眼,不满,“我赞师傅才貌双全,师傅说我是佞臣,天地良心,难不成我是赞错了。”

    朝云道长又是一乐,说了句孔夫子的名言,“真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何子衿暗暗叹息:今天这老头儿是变着法儿找我麻烦,看来是真的醋了。

    ☆、第168章 响动

    何子衿以一种追星的心理想看看这个年代的大儒长啥样,结果,费了牛劲也没见着,还叫朝云道长醋了一回。待何子衿把朝云道长哄好,又在朝云观用过午饭,师徒两个看了会儿书,就到了阿念来接他家子衿姐姐的时辰。阿念今日与往日大有不同,那叫一个喜上眉梢,脸上的喜色是掩都掩不住啊。

    何子衿啧啧两声,问,“阿念,你捡着钱啦。”这么欢喜。

    阿念只是抿嘴笑,握着子衿姐姐的手,同朝云道长告别。直出了朝云观,路上少人时,阿念才同子衿姐姐道,“薛先生真有学问,除了给像姑丈他们有功名的讲学,还特意抽了时间给我们讲了一课——”说着,阿念玉般的脸颊竟然微微泛红,很有些羞涩的样子,道,“我,我还问了先生一个问题。”

    何子衿不愧教育小能手之称,心里都有些酸了,还是装出一脸好奇的问,“那薛先生表扬你啦?”

    “也,也不算吧。”阿念挠下头,接下来跟他家子衿姐姐絮叨了一路的薛先生如何如何,要不是知道阿念就听薛大儒讲了一堂课,还真得以为这小子跟人家薛大儒是多深的交情呢。

    何子衿酸溜溜地,“你这么喜欢薛大儒,不如拜他为师?”

    阿念道,“人家怎么可能收我呢?”

    “自来烈女怕郎缠,男人也差不多这样,你死皮赖脸的就跟着他,磨上一两年,心诚则灵,你又这样好的资质,我就不信老头儿不肯。”何子衿快酸死了,以前阿念可都是子衿姐姐这个,子衿姐姐那个的,怎么就听个老神棍忽悠了一节课,就见异思迁了呢!

    阿念想了想,认真的说,“那也不成,我不想离开子衿姐姐。”

    何子衿抿嘴一乐,“等明天我做奶黄包给你吃啊。”自从章小六夫妻开始做奶香馒头,何家就有了牛奶供应,只是这不是奶牛产的奶,而是黄牛奶,煮熟后味道也还好。所以何家现在老少中青都是早上一人一碗奶。用何老娘的话说,“断奶许多年,越活越回去,又重新开始喝奶了。”

    家里有了牛奶后,何子衿时常做些零食,什么双皮奶啊,奶黄包之类,太复杂的她也不会。阿念最喜欢吃奶黄包,听子衿姐姐这样说,很高兴的弯起眼睛。阿念这才想起问,“子衿姐姐,你见着薛先生没?”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老鬼暗想,他今世怕要打光棍了。

    何子衿道,“我才不喜欢看老头子,那有什么好看的,就是有空闲,我还多看我家阿念几眼呢,我家阿念多俊俏。”

    一听他家子衿姐姐这等赞誉,阿念竟有些受不住,一路顶着个大红脸回家了,心里觉着,子衿姐姐说话,怎么叫我心里又酸又软又欢喜呢?唉呀,这是怎么啦?

    以至于阿冽见着阿念都奇怪,问他姐,“阿念哥这是怎么了?怪怪的。”

    阿念接回自己书包,嘴角一个劲儿的上翘,还死不承认,“哪儿怪了。”书包斜挎在前,里头还有子衿姐姐书铺子赚的银子,可是得收好了。

    何子衿这才问,“咱爹呢?”

    阿冽道,“早回去了。听说晚上胡山长家里有文会。”

    何子衿一听就来了精神,道,“天不早了,咱们赶紧下山吧。”

    刚一回到家,何子衿立刻叫阿念阿冽换了干净衣裳,饭也不叫吃了,对他俩道,“你们去阿文哥家看看。”

    阿冽还浑沌着呢,“去干啥?”人家文会去的都是大人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