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6b4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胭脂斗 > 第95节
    “孙兆临!”上官露自嘲似的一笑道,“竟是他!这位可是妇科上的圣手,经他验出来的怎么可能会搞错!”

    “可是……”凝香急的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她看着那副画被金钗活活戳了一个窟窿,委实是可惜。

    上官露瞥见她的神情,冷冷道:“画就是画,再美再好也是一戳就破。”

    凝香垂头无语,上官露接着道:“也是!陛下行围前封的她,按孙兆临的说法这孩子也是刚刚到,时间上差不离,如果没验错的话,那多半是真的。”

    她‘嗬’的一笑,垂眸看着案前的画作,突然抓起金钗在画上狠狠一划。

    “娘娘—!”凝香出言阻止,却是来不及了,只有眼睁睁看着画作被划得一道道,又破又皱。

    毁了。

    上官露手握着金钗静静的坐在那儿,凝视着前方。

    这种时候,再笨也该知道自己禀报的不是时候了,逢春吓得不敢吱声。

    凝香也只有干杵着的份儿。

    十一月的天气,将近年底,四下里一股子冷冽的味道,墙角的梅花开了,渗进一股幽幽的淡香。再过多几天就是大雪。

    片刻过去,凝香终于捱不住了,‘噗通’一声跪下哭着劝道:“娘娘,您答应过奴婢什么,您说过的,您绝对不会再以伤害自己为代价行事,娘娘,您松手啊……”凝香膝行到她跟前,使劲扒开上官露的手,从掌心里夺过那根金钗。

    然后一滴血掉落在画纸上,上官露唇角一勾:“好的很,增色不少。”

    逢春抿紧了唇,赶忙动身去找了白药和纱布来,替她包扎伤口。

    凝香看着凤钗上的翅膀因为上官露握的太用力而狠狠刺进她手心,使得金翅都断了,可见上官露当时有多用力。

    上官露却漠然道:“断了翅的凤凰,拿去扔了吧。再没有用得着她的时候。”

    凝香啜泣道:“娘娘……娘娘您这是何苦呢,之前您都没有这样……”

    上官露看着那副残画,眼底忽然扬起一股柔情道:“凝香,你知道吗,我们是人,不是神仙,只要是人,就有心软的时候,然而有些事,有些人……”她突然咬紧牙关,“他真的是不值得我们心软。”

    “是,我答应过你再不会伤害自己,我是真的这么想,也这么去做,可是凝香你知道吗,人太容易心软了,只有痛——只有痛,才能让我们记住,记住自己受过的苦,提醒我们不要被假象和甜言蜜语麻痹,提醒我们不能犯同样的错误。”

    “我上官露绝不会在一个地方栽两次跟头。”她一双美目定定直视前方,眸色中有前所未有的坚定,或者说铁石心肠。

    凝香哭着点头:“是,奴婢知错了,奴婢以后再也不会劝娘娘了,娘娘要做什么,奴婢就是拼了命也会达成娘娘的心愿。”

    “好。”上官露曼声道,一边举起自己受伤的手看了看道,“放心吧,伤的不是很重,不是包扎好了嘛。起来吧。想一想,接下去该做什么。”

    凝香问:“娘娘,可要留着那孩子?”

    “当然。”上官露哂笑道,“他自己种的因,自然要等瓜熟蒂落,好结出一个果子来叫他瞧。”

    “这一次,可千万不能弄得和上回谦妃一样了,须知陛下后宫的滕御本就不多,子嗣上不知怎么始终不太富裕,而今好不容易除了明宣又能再添一个,是天大的喜事。你去内侍局张罗一下,一定要好生照顾着那丫头。另外向善和去一封信……”上官露的嘴角泛起残忍的一笑,“把这好消息与陛下分享一番。”

    凝香觉得自己一直以来都太陷入上官露和李永邦的纠缠之中了,她到底是个姑娘,只要是姑娘,心中就会有点向往幸福的情节,她自己不能幸福,便希冀主子能够幸福,但是天不从人愿,她决定从今往后要尽好身为‘人刀’的本分,主子让她往东她绝不往西。当即领命,甚至罔顾已是夜深,出去寻了信使,让他加急送消息到善和,告诉皇帝,湘依人怀孕了。

    信使哪管这许多纠葛,听着是好事,立刻快马加鞭的往善和赶,当李永邦温着小酒一边听曲,一边和自己下棋的时候,外面信使到了,李永邦难掩兴奋的心情,问宝琛:“你说,是皇后给朕的信吗?她会说什么?”

    宝琛笑道:“主子娘娘必定是记挂陛下了。”

    李永邦笑着宣信使进来,信使把奏报一一呈上,李永邦全部跳过,先问内宫的事,信使送上皇后的手书道:“主子娘娘亲笔,请陛下预览,不过来的时候,娘娘说了,钟粹宫的湘依人有孕,恭喜陛下。”

    李永邦伸出去的手赫然顿在半空:“你说什么?”

    信使纳闷的抬头:“……唔,卑职也是听说,主子娘娘忙里忙外的为湘依人张罗呢,说是依人有喜。”

    信从李永邦的指缝里掉下来,霎那间,李永邦的面色变得扭曲和狰狞,他手肘一挥,桌上温着的陈酒泼出去,撒了一地,棋盘也翻落,棋子咕噜噜的乱滚。

    宝琛着急的唤了一声‘陛下’,赶忙去撩李永邦的袖摆,仔细检查后道:“陛下,您这是怎么了?那可是滚烫的酒,您有哪里烫到没有?”说完,就看到李永邦的手腕上被烫了一圈红的,转眼肿起来,宝琛忙叫人送了冷水进来,蘸湿了帕子牢牢地捂在他的伤口上。

    福禄闻讯赶来,问道:“怎么了?陛下这是怎么了?”

    李永邦一言不发,失魂落魄的坐在那里,外头夜风忽然做大,吹的呼呼作响直吹开了帐子,吹得他一身冰凉。

    宝琛还试图挽救,从地上捡起那封信道:“陛下,陛下,您看,是皇后娘娘给您的回信来了。您看一眼,您看一眼——!”

    但是李永邦只喃喃重复着一句话:“不会回我了,她不会回我了。”

    第86章 帝王训

    自那以后,李永邦整个人就好像霜打后的茄子,总是提不起精神,浑浑噩噩的。三天后大军拔营回京,只得对外宣称皇帝感染了风寒,不知是否是之前的弦绷的太紧的缘故,还是其他什么因由,总之一路飞驰到帝都,果真发作了出来,病的来势汹汹,突然就倒在榻上起不来了。

    太医院乱作一团,留京的指责随驾的没照顾好,随驾的指责留京的站着说话不要疼,有的人说是风寒,有的人说是外感,还有人说得的是天花,董耀荣听了直摇头,这些人都不知道是怎么考进太医院的。

    最后他不得不出来请脉,半晌后,沉声道:“陛下年富力壮,在异域时多吃荤膻,有些水土不服是正常的,很快可以平复,但是一路奔波疲累,心头郁结,就容易导致脾胃失和,再一吹风,外冷与体内热毒相交,身子便支撑不住了。”

    一个太医很是不服,上前道:“怎么不是风寒呢?陛下畏冷,头痛身痛且无汗,不是风寒是什么?依下官看,只需服药后盖上一层棉被发一发汗,以待驱散风寒即可。”

    董耀荣道:“金大人此言差矣!风寒和风热的症状十分相似,稍有不慎就容易误诊,反而加重了病情。诚如金大人所言,陛下的确是畏寒,可陛下发热重,周身滚烫,风寒发热轻,最重要的是陛下的喉咙肿痛,几乎不能吞咽,因此绝不是单一的风寒或风热。当务之急,既要辛凉解表,肃肺泻热,还要中和脾胃,调理精气。”

    一说完,太医们又开始七嘴八舌,几番僵持不下,李永邦嫌吵,让福禄到外间去传话,就说按董卿的意思办,朕的身体朕自己清楚。

    大多数太医见风使舵,都同意用董耀荣的方子,既然董耀荣拍胸脯说是这个,那皇帝要是不好,天塌下来由他顶着呗。

    奈何周定陶偏要对着干,其中附和周定陶的许多人都是因为忌才,周定陶于是向太皇太后道:“老祖宗明鉴,陛下龙体欠安,臣等不能不仔细着,陛下固然是识得一些药理,可医科上的事,还是要由臣下们来。陛下他日理万机,切不能有什么闪失啊。”

    太皇太后烦死了这帮老头子,要担责任了,一个比一个躲得快,要争功劳,一个比一个会抢先。一张本来就严肃的脸再一拉长显得特别阴森和恐怖,太医们见状,顿时噤若寒蝉,不过于医道一事上,太皇太后的确丝毫不通,当下也是拿不定主意。她侧头看了一眼皇后。不用老祖宗开口,上官露立刻接口道:“周大人说得好!周大人你既然明白陛下不能有个什么闪失,那陛下的身体怎么能成为诸位臣工间的意气之争?须知‘为医者,医为先’。周大人也一把年纪了,竟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周定陶抹了把额头的汗,喏喏道:“是,皇后娘娘教训的极是。臣等只是就陛下的病情做学术上的切磋而已,岂敢拿陛下的龙体做意气之争?娘娘您误会了。”

    旋即便采用了董耀荣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