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闻此言,皇上果然笑得开怀,并没有听出华贵妃言语间的小心思,还出言赞道:

    “好一个心有灵犀。”

    ……

    水红色的幔帐之下,年世兰看着身侧已经沉睡熟的皇上,不由思绪飘散。

    她今天说的这些主意可不是出自她手,上辈子她张扬跋扈,即使是害人,心思也浅显的很,这种背后筹谋的事情还是甄嬛和皇后比较擅长。

    如今既是可以不用花功夫就有好主意了,那她自然就拿来自用了。不过她可不想像甄嬛那样,引来皇上疑心有干政之嫌。

    她只需站在一边,等皇上凑过来的时候才开口,这总归不能怨得了她。

    华贵妃眼睛轻轻合上,嗅着寝殿内的鹅梨帐中香,也不知还在圆明园无人问津的甄嬛,如今真的让她过上了避宠的日子,是否还算满意。

    第93章 好人本宫当

    圆明园

    碧桐书院

    自从去年的除夕夜里,莞贵人的孩子没能保下来之后,章太医和竹息自然就率先离开了。

    当时还躺在床上的甄嬛就一直留在了圆明园,这都又到了冬天,宫里还没有派人来将甄嬛接回去的打算。

    原本在圆明园伺候的宫人,在甄嬛有喜的时候也风光过一段时日,可到了现在,众人一看伺候这莞贵人,吃穿不如别人也就算了,最后就连月例也没了之后,也一个个自己找了门路,离开了碧桐书院。

    碧桐书院里原本的那些华贵装饰也被收了去,说是不符合规制要下去重做,然后就再也没还回来。

    空旷的碧桐书院里,现在就只剩下主仆三个人,莞贵人的药早就断了,身子自是一直没好利索,原本孕中就孱弱的身子,现在连风都见不得,整日卧床休养。

    现在碧桐书院的大小事情,都需要浣碧和流朱两人来亲力亲为。

    寒冬腊月,热水留着有大用,浣碧还需要用冷水去浆洗衣物,不仅是手上生有冻疮,脸上那块伤疤处也添了红青之色。

    与在甄府中风光得意的贴身大丫鬟不同,现在头上的钗环早就换成普通的货色,衣衫也没有从前那么光鲜。

    不过艰苦的生活反而磨平了浣碧的倨傲,也愿意与流朱一块做这些粗活,来侍奉还在卧床的甄嬛。

    “小主,我今天将几身夏衣拿去给守院子的婆子,给咱们换些了整块的黑炭,比之前的那些碎炭好用耐烧多了。”

    正在给甄嬛掖被角的流朱惊喜道:“夏衣能换东西?那明天将我的几身衣服也换了吧。即使是黑炭,咱们也能多烧些热水,给小主多灌几个汤婆子。”

    甄嬛闻言咳嗽了几声,“先换我的吧,我的衣服当时做的宽大,明年穿着也不合身,而且肯定比你们的多,都给换了吧。”

    甄嬛的衣物肯定比她们的衣服材料要好的多,流朱听话的就开始去收拾出夏季的衣物。

    浣碧也跟去帮忙,跟着流朱利索的整理出来一大摞做工精美的衣衫。

    浣碧摸着甄嬛怀着皇嗣的时候皇上赏赐的衣物,轻声感慨道:“这衣服还是蜀锦做的呢,换给那些婆子倒是可惜了。”

    甄嬛又咳嗽了两声,声音平和却带着凄凉:“如今被抛弃在此,再华美的衣裳又有什么用呢,还不如一盆炭火来的实用。”

    人情冷暖,甄嬛如今也算是深有体会了。

    甄嬛不甘心的看向皇宫的方向,不由想象到,她们此刻要是也在宫里该有多好啊,最起码,在皇上和皇后的眼皮底下,内务府倒还规矩,如今被苛待,她也真是求告无门。

    翊坤宫

    昨天皇上给敦亲王的圣旨一下去,敦亲王福晋果然是坐不住了,今日一早就带着厚礼来到了翊坤宫求见。

    华贵妃穿着一身银朱色绣缠枝纹的氅衣,头上侧带着一支云纹立凤衔珠簪,另一边戴着一支珍珠流苏多宝步摇,莹润的珍珠垂到肩头,将年世兰张扬的五官显得亲和了两分。

    即使敦亲王福晋将厚礼放在眼前,华贵妃也没有多打量两眼,只说道:“福晋客气了,这么厚重的礼品下次就别带了,显得咱们生分了。”

    福晋虽然被请赐坐,但脸上还是带着拘谨,眼下也带着没休息好的乌青。

    “妾身在宫里的宴会上总是与娘娘相见,一直仰望娘娘的人品,好东西给了娘娘这才是相配呢。”

    “福晋喝杯茶水吧,难为你这么冷的天还来看望本宫。”

    福晋心中是带着目的的,不免心中焦急的说道:“昨天皇上派人来王府下旨,郡主被封了公主,还要交与太后抚养。

    妾身自是知道皇恩浩荡,但心中也是不由惶恐,郡主才十二岁,怕是会惊扰太后娘娘凤体,还请娘娘劝劝皇上。”

    华贵妃笑着说道:“福晋不用过于忧心,都属于皇家的人,自然是不会亏待公主。”

    敦亲王福晋心中的担忧和焦急,抑制不住的从眼中流露出来。

    “可是郡主从没有离开过妾身,还请娘娘……”

    华贵妃没等她说完,笑着打断道:“福晋慈母之心自然是无人能比,但皇上圣意已决,怕是无人能改。

    不过福晋可有考虑过皇上为何会如此。”

    “还请娘娘详解。”

    华贵妃正色道:“本宫是后宫之人,是从不干政的,只是前几日前朝闹的事情沸沸扬扬的,都跑到本宫耳朵里来了,可见此事影响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