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不容易等到第二日清晨,雍帝早早带着黄培上早朝去了,公主累着了还在熟睡,她便悄悄出去将药渣倒了。

    柔姨怎么也不会想到,她对着雍帝和黄培千防万防,却在周伯这里阴差阳错闹出了一个天大的误会!

    周伯以为自己洞悉了玉琉的打算,毕竟这样一来他们就能轻轻松松完成窃国。

    却不知玉琉无论是格局还是计谋都远胜于他,根本不可能给二皇子留下如此致命破绽。

    毕竟她还要考虑,万一腹中孩子长相随父呢?若血脉有误,岂不是一开始就满盘皆输?

    至于周伯在她面前提了一嘴狄在英,她没有反驳,也是存了心思的。

    万一孩子生得像她,这个误会能让这些随从及她的母国人更加不遗余力地去帮助她肚子里的孩子。

    玉琉千算万算,将所有人包括她自己都算计在内。

    但她万万想不到,当初那么一个小小的犹豫和心思,会在十几年的今日,化作刺向二皇子最尖的一把刀!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却是她精挑细选从北国带过来的随从周留!

    命运便是如此不可捉摸。

    当初被寄予厚望的助力如今变成了搅屎棍,在一群聪明人的博弈里,一个小小的偏差便足以颠覆全局......

    在周伯一连串的言语逼迫下,二皇子缓缓吐出胸中的一口浊气,轻轻点了头。

    他从来就没有退路。

    这一潭淤泥里,他就是其中最深最黑的那一团。

    无数龌龊围绕着他生长,早已侵入他的骨髓,蚕食了他的血肉,滋养了他的野心。

    如今,他只能一往无前,踩着这些鲜血登顶至高!

    或许到了那一日,他才有可能从那潭子淤泥里探出头来,真正感受一番,不被掌控地活着是什么滋味。

    周伯见二皇子点了头,高高吊起的一颗心忽而就落了地。

    是啊,殿下是他一手带大的。

    他早就给殿下灌输了那么多北国的事,殿下对北国的感情自然是要比对雍国深的。

    但是这件事到底给周伯敲了一个警钟,若不让殿下早日知道自己的身世,只怕后患无穷!

    想到这里,周伯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到了二皇子面前。

    在确认屋子四周都有暗卫把守之时,周伯突然紧紧握住二皇子的手,压低了声音,眼含热泪地说道:

    “殿下,老奴就知道,您一定不会让公主、让我等失望的。”

    “殿下,其实......其实有件事老奴瞒了您十几年,老奴觉得,或许是时候告诉您了。”

    二皇子瞧见周伯脸上滚落的浊泪,不知为何,心中莫名有了一丝惧意。

    上一次周伯露出这般神态,还是在他四岁那年。

    那时他刚刚知事,他不懂为何自己没有母妃,为何父皇从不来看他,为何宫中的人都瞧不起他。

    后来在昏暗的殿宇里,周伯也是这般表情,弓着身拉着他的手,说了一番改变他一生的话。

    原来他的身上流淌着异国血脉,原来母妃是为他而死,原来这皇宫上上下下,甚至父皇,都是他的仇人!

    时光轮转,仿佛又是当年的场景,如今周伯又想说什么呢?

    周伯抿了抿因为过分紧张而干燥的嘴唇,望着二皇子的眼睛,一字一顿说道:

    “殿下,其实......其实您并不是雍帝的血脉,您的生父......另有其人!”

    话语钻进耳朵里,席卷起一阵狂风。

    二皇子整个人轻轻晃了晃,忽然觉得肩上的伤口灼人得很,痛得他忍不住甩开了周伯的手。

    可是周伯见状却立刻重新攥住了二皇子的袖子,疾言道:

    “殿下,狄在英!狄在英这个名字您还记得吗?他......他就是您的生父啊!”

    第310章 他是棋子

    二皇子耳边嗡嗡巨响,他怔在原地,喃喃重复了一句:“狄在英......”

    他的记性是极好的,听过一遍的名字怎么会忘记呢?

    他甚至还记得流云当时的原话,她说:

    “殿下,还有一件事,前几日刺杀四皇子的那个北国人狄在英,今日被圣上下令剁碎喂狗了。”

    难怪啊......

    难怪当时周伯从流云口中听到狄在英的死讯时,会失态成那样。

    他的生父吗?

    所以他连身世都是假的?

    周伯急切地抬着头,瞧见二皇子失神的模样,心中又忽而起了一丝悔意。

    他是不是将殿下逼得太紧了?

    可是殿下就算再聪慧,到底还是年少,万一他被狗皇帝移了性情,公主筹谋的一切岂不就付诸东流了?

    想到这里,周伯又坚定了心思。

    他冲二皇子点了点头,一脸笃定地说道:“殿下,就是狄在英!他是您的生父,他死得冤呐!”

    “他是北国世子,原名狄邱,在英是公主当年亲自为他起的字,只有我们知晓。”

    “他与公主机缘巧合之下相识,而后两情相悦,狄世子原都打算向先王上提亲了!”

    “可是天下局势瞬息万变,国仇当前,为了不被灭国,公主毅然与狄世子断绝了关系,主动和亲雍朝!”

    “狄世子是个痴情种啊,他抛下国都的一切,一路追到了雍朝,又以在英之名扎根京城,只希望有生之年能再见公主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