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6b4小说网 > > [知否同人] 无人生还 > 第61章
    按照贺楚氏的供词,贺老太太有一种秘制毒药,可以悄无声息置人于死地,贺老太太就是用这种毒药,让贺老太爷的所有通房姬妾、庶子庶女全都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因行事隐秘,线索难寻,所以多年以来一直真相蒙尘。

    而贺家与顾家的恩怨,还要从当年贺家与盛家谈婚论嫁说起,当年盛明兰已经开始与贺家议亲,可不知怎么,顾廷烨看上了盛明兰,为了拆散盛明兰和贺弘文,顾廷烨想方设法把曹家从凉州弄回来,为的就是让曹锦绣搅黄贺家和盛家的婚事。

    此事本极为隐秘,连贺家人也不知道,但不曾想,多年以后曹锦绣被婢女杀害,又牵扯出了当年曹锦绣回京的始末。

    贺老太太知晓以后,表面上帮顾家脱罪,其实早就对顾家怀恨在心,因为这些年来,曹锦绣就是个搅家精,带着那群不肖的曹家子弟,把贺家闹得鸡犬不宁。如今终于知道了罪魁祸首,贺老太太怎能不恨?

    于是贺老太太又拿出了当年的阴损手段,不知用什么办法,悄悄毒死了顾廷烨最小的嫡子。那顾廷烨也不知怎的,知道了贺老太太才是真凶,因此命手下到贺家行凶杀人,给儿子报仇。

    没想到屠龙屠虎报仇失败,反而暴露了身份,为了不牵连侯府,才撒谎说那晚是为了到贺楚氏房里采花。

    以上虽然全都是贺楚氏的猜测,但只要顺藤摸瓜调查,定能找到蛛丝马迹。

    包大人先派了一路人马去白石潭贺家老宅,调查当年那些小妾和庶子女的死亡真相。又派了另一路人马去了蜀地,调查顾廷烨小儿子死亡的真相。

    此时,先前派去调查曹家人的官差也带回了重要线索:曹家人证实,当年盛明兰与贺弘文确实曾经议过亲。

    当奄奄一息的贺楚氏被带到开封府以后,贺老太太就意识到大势已去,但是即使垂死,她也要做最后的挣扎。她随即写了一封信,差人送到盛老太太那里,并叮嘱送信人告诉盛家人,如果盛老太太不肯收这封信,那么第二天,这封信就会出现在开封府的大堂之上。

    送信人在盛家门口软硬兼施,几乎磨破了嘴皮子,可盛家的下人就是没有一个肯送贺家的信,如今盛家谁人不知贺家和盛家的恩怨,谁也不肯触这个霉头。

    送信人懊恼的回贺家复命,得到的只是贺老太太的一声叹息。这封信,终究没敢送到开封府大堂上。

    开封府派去蜀地的人,经过打听,很快查到了黄氏头上,毕竟,当初侯府为了给二位嫡子治病,不仅找遍了全城的名医,还高价悬赏能人神医,很多人都知道,是一位女医黄氏治好了侯府三公子的怪病。

    而顾廷烨夫妇,一开始不断暗示,让黄氏作伪证,可黄氏却谨慎地提醒:作伪证容易,但这种毒药,不仅验尸能验出来,而且会天长日久留在活人体内,天下之大,世上有这么多的名医,难保还有精通这种毒药的医者,万一开封府找来其他医者,验出那孩童尸体上,和明兰夫妇体内的毒素,可就成了罪上加罪了。

    听完黄氏这番说辞,明兰谨慎地盯着黄氏的眼睛,黄氏不卑不亢,毫无异色,相视一会儿,明兰终于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黄氏的说法。

    既然不能隐瞒,只能坦诚公布。黄氏坦然地向开封府诸人说出了自己知道的一切,顾候夫妇,两个幼子和盛老太太的确曾经中毒,而侯府四公子也是因中毒而死,但是毒药来源,黄氏并没有查到。

    而白石潭那边也终于有了新消息,经过开封府人调查,贺家当年的确有过很多小妾和通房,也曾生下过不少庶子庶女,但正如贺楚氏所说,他们全都莫名其妙地死了。据说,大多数人是受了凉,感染风寒而死。

    包拯当即命方仵作去白石潭开棺验尸,查看是否有中毒迹象。黄医女随行,协助方大夫。

    随着那一具具陈腐的小小棺材被挖出来,这些年来一直被隐藏的真相终于揭开,方仵作和黄氏都证实,这些孩子都是中毒而亡,而所中之毒,和宁远侯府四公子所中之毒一模一样,贺老太太有重大作案嫌疑。

    贺老太爷虽然年龄大了,但还算眼明手快,在衙役上门之前就写好了休书,贺家不能出一个犯人,但犯人可以不是贺家的人,韩家的女儿犯了杀人之罪,关贺家什么事?

    贺老太太此时对着那张休书,早已心如死灰,马上要死的人了,谁会顾及那一张薄薄的休书,左右不过是死后无人供奉香火,可贺老太太从来不信死后香火那一套,因此才能肆无忌惮一次次犯下杀人案。若是早点信鬼神报应,会不会走不到今天这一步。在被衙役押走时,贺老太太突然这样想到。

    公堂之上,在铁的事实面前,贺老太太很快画押认罪,但贺老太太认罪之外,又供出了三个惊人的陈年旧案:一个是,当年盛老太太的嫡子被盛老太爷的一个小妾害死,盛老太太盛怒之下,将那小妾活活打死;第二个是,当年盛家老太爷,并非风寒而死,而是中毒而死,贺老太太亲自下毒,而背后指使贺老太太下毒的,正是盛家老太爷的结发妻子盛老太太;第三个是,盛大人的亲生母亲春小娘,当年也并非病逝,也是中了贺老太太的毒而身亡,背后策划者,也是盛老太太。

    这番惊世骇俗的供词一出,连包大人也十分震惊。

    据京城中人所知,当年盛家老太爷,因家中一个小妾不知因为什么暴毙身亡,忧伤过度,感染风寒,一病不起而死,而另一个小妾春小娘也在不久后郁郁而终。此后,盛家只余下一个寡妇盛徐氏和年幼的庶子盛纮,当时勇毅侯老侯爷夫妇心疼女儿年轻守寡,便寻了一门好亲事,让盛徐氏再嫁,可盛徐氏却说“好女不侍二夫”,拒绝了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