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6b4小说网 > > 打铁匠的俏夫郎 > 打铁匠的俏夫郎 第13节
    小汉子见有人直挺挺往这边走来,问了一句:“小哥儿可买锄头镰刀啊?咱们这的镰刀锋利得很,您轻轻一割,这么大把的草就能割下来!”

    青木儿抬了一下斗笠,懵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这汉子在跟他说话,他连忙摇头,有人过来摊子问价,往旁边让了一下。

    那小汉子以为他不买,这会儿来了人忙着招呼生意,便没多理会他。

    青木儿绕过摊子往铺子里走,铺子里挂的东西比外边更多,内里买东西的人倒是不多,他往里瞧了一眼,便看到了撩着袖子打铁的赵炎。

    其他两个打铁匠上衣都穿着坎肩,边敲边聊,只有赵炎穿着交领窄袖,袖口撩起扎在上臂,绷紧的肌肉上覆着一层薄薄的汗,沉默地敲打手中铁器。

    凌乱微翘的头发遮住了他的神情,也遮住了他的视线,直到有人走近,赵炎才皱紧眉头,颇有不耐,想说一句“买东西找伙计”。

    抬起头却是什么都没说出来。

    第13章 豆花

    那一瞬间的厉色让靠过来的青木儿不禁后退了一步,他抱着鱼篓,唇口微张,懵然忘了自己要说什么。

    “小哥儿,要买东西找伙计,这位是铺子里的打铁师傅,问他也不知道价格哎!”另一位打铁师傅突然扬声道:“而且,赵师傅已经成亲啦!是吧赵师傅?”

    青木儿一愣,不知这位师傅为何这样说,迟疑地摇了摇头,刚要说话,那边赵炎已经放下锤子,撩开蓝布幡走了出来,沉声问:“自己来的?”

    青木儿迟钝地“啊”了一声,小声回:“坐牛车。”

    赵炎垂眼看小夫郎的低垂的脑袋,皱了皱眉,冲另外两个打铁师傅说:“我出去一下,掌柜的来了辛苦二位说一声。”

    那两位师傅手上功夫停了一下,懵着点了点头。

    打铁铺外头摊子上没有客人,看摊子的小汉子摇着蒲扇时不时吆喝一声,见赵炎出来打了个招呼。

    赵炎走过去:“二万,长椅借用一下。”

    二万手中葵扇一挥,颇为豪迈地说:“赵师傅尽管拿去。”

    赵炎微颔首,弯腰拿长椅时,身后露出一个戴着斗笠的小哥儿,那小哥儿低着头抱着鱼篓,二万愣了一下,这才想起是刚刚看到的小哥儿。

    赵炎单手拎着长椅走到摊子侧旁,打铁摊子和隔壁的瓦匠摊中间夹着一处小道,约莫一人宽,赵炎走进去两臂会碰到支摊子的布蓬,他把长椅靠在打铁摊的布蓬旁,大手拍了拍尘,让青木儿坐下。

    青木儿原打算把桂花米酿送到,等赵炎吃完就能去寻丢失的银子,但看赵炎的动作,似乎想慢慢吃。

    他心里焦急,面上却不敢催促,他抬头看了看天,日头很大,时间还有,咬了咬内唇,抱着鱼篓坐下了。

    他摘下斗笠,用手袖擦了擦汗往左边看了一眼,从这可以看到街上行人路过,这一处小天地很窄,缝隙在摊子和摊子中间,行人路过下意识只看摊子上的东西,忽略了这里还坐着人。

    但又因这处窄,只要往这里看一眼,便能一眼看清这里的人在做什么。

    光天化日之下,虽不可能做些什么,但街上传来各种喧嚣声和脚步声,还是让青木儿脸颊微微发热。

    他有些不自在,连带着赵炎也不敢多看,垂首抱着鱼篓往赵炎那边递一递,细声说:“阿爹做的桂花米酿。”

    赵炎接过鱼篓,没立即打开,而是站到青木儿左边,遮挡住所有从街上传进来的探究的目光,他打开鱼篓,从里面拿出小瓦罐一看,桂花香味瞬间扑鼻。

    一如少时尝过的桂花香。

    这是小夫郎,不顾天热山高路远千里迢迢送来的,只为给他尝尝。

    青木儿看他没动,以为是不知道木勺在哪,便轻声提醒他:“木勺也在鱼篓里。”

    赵炎从鱼篓里找到木勺,甩了两下放进瓦罐里,然后把瓦罐递到青木儿面前,青木儿一怔,连忙摆摆手说:“我在家吃过了,阿爹做了很多。”

    瓦罐还是没有收回去。

    青木儿飞快地抬头看了赵炎一眼,他坐着,赵炎站着,实在太高,那一眼没看仔细,他摸不准赵炎什么神情。

    瓦罐又往前递了一点。

    青木儿抿了抿唇,心一横,拿起木勺抿了一小口,双手把瓦罐推了回去,小声说:“你吃吧。”

    沾了蜜糖的唇像是覆上了一层薄薄的光,清润透亮。

    赵炎眸光一暗,把瓦罐放回青木儿面前:“帮我拿一下。”

    青木儿不明所以,愣愣地接过瓦罐,抬头看赵炎已经转身走出这处小天地,往街上去了。

    他不知赵炎怎么突然走了,双手捧着瓦罐急得不知该怎么办。

    没一会儿,赵炎去而复返,手里端着一碗白软的豆腐花,放到了长椅上:“你吃。”

    说完拿过青木儿手里的瓦罐,站在一旁拿起木勺舀起一勺桂花米酿,吃了一大口。

    阿爹的手艺过了这么多年,不曾变过。

    青木儿低头看着那碗温热的豆腐花,眨了眨眼,心情有些复杂,一碗豆腐花,可不便宜呀……

    他坐牛车还花了一个铜板呢,这下,那十两银子无论如何都得寻回了。

    “为何不吃?”赵炎见他看着豆腐花就是不吃,想起上回的衣裳,手一顿:“不喜欢?”

    “没有。”青木儿连忙否认,他小心翼翼捧起豆腐花放到赵炎面前:“你也吃。”

    他少吃一些,欠的也就少一些罢。

    赵炎面上瞧不出神情,眉头却是蓦地一松:“不用。”

    推拒几次,赵炎都如是说,青木儿没法,只好拿起勺子吃起来。

    掺了蜂蜜糖水的豆腐花入口即化,这样的热天,温热的豆腐花吃完非但不觉得热,还隐约觉得喉中清甜,解了这一路的热意。

    街上车水马龙,喧哗热闹,两人在这一方逼仄的小天地里一起吃完了手中甜水。

    吃完后,赵炎去还豆腐花的瓷碗,青木儿麻利地收拾好瓦罐,背起鱼篓,戴上斗笠,他刚要从小天地出去,赵炎也在这时回来。

    赵炎还碗几乎是小跑着去小跑着回的。

    来上工这两日,没见着小夫郎,倒是没什么念头,可一见着人,心中像是开了一道口子,丝丝清凉的风从口子偷跑进去,冲掉了面对打铁炉子的燥热。

    他不知这样的焦灼又舒畅的情绪是为何,他只知这会儿想和小夫郎一起呆一会儿。

    至于呆着要干什么,说什么,统统不知。

    但小夫郎要走了。

    赵炎绷着脸,黑沉沉的目光钉在小夫郎的斗笠上,不发一语。

    “我先回了。”青木儿戴着斗笠看不到赵炎的神情,眼睛看着赵炎微起伏的胸口,这回赵炎衣裳捂得严实,没看到傲人的肌肉,少了些压迫感。

    没听到赵炎的回应,青木儿又添补了一句:“家里还有活儿要做。”

    赵炎心头的清风都散了,只剩闷热,他微抿薄唇,凝声道:“回去当心些。”

    青木儿点了点头,步履匆匆地汇入人来人往的街市。

    直至背影消失,赵炎敛下眼眸,回了铁匠铺。

    青木儿抱着鱼篓原路返回。

    现在未时一刻,离太阳下山还有一段时间,青木儿寻完银子得赶在太阳落山前回到赵家。

    担心时间不够,他小跑着去镇口,希望能赶上牛车回程。

    他到时,正好剩一个最边缘的位置,那处不好坐,位置小,抓不稳很可能摔下去,他思考着要怎么上去,只见旁边的人往里挪了一下,给他让出不少位置。

    青木儿一愣,抬头看去,竟是田柳。

    田柳看了他一眼,伸出手说:“上来。”

    青木儿犹豫了一下,握住了田柳的手,借力上了牛车。

    泥路坑洼,牛车颠簸,木板很硬,颠得人三魂六魄飞了大半。

    青木儿双腿夹着鱼篓,双手用力抓着木板,额间全是汗,旁边的田柳见他抓得费劲儿,伸手牢牢挽住了他的胳膊。

    田柳看了看鱼篓,问道:“你到镇上卖鱼?”

    “不是。”青木儿感激地冲田柳笑了笑,说:“是给我家相公送些吃的。”

    田柳一听,来了兴趣:“什么吃的?还得特意送一趟?”

    “阿爹做的桂花米酿。”青木儿说。

    “嚯,我知道,今早周小嬷到我家借石磨了,就是做这个吧?”田柳问他。

    青木儿点了点头说“是”。

    “你同你家相公当真恩爱。”田柳笑说。

    青木儿挪开眼,他心虚得很,没好意思接这话,三两句岔开了。

    田柳只当青木儿害羞,不是所有人都像自己这般胆大妄为,他嘿嘿笑了两声,转而问:“我叫田柳,你叫什么?”

    “青……”青木儿险些忘了真夫郎的姓:“何清。”

    “那我叫你清哥儿吧。”田柳拍了一下自己的膝盖,一锤定音,他说完往旁边看了看,朗声道:“牛叔!我到了!”

    青木儿一愣,这里离村口怎么还得走一刻钟呢。

    “我相公在前面村子里学人做大夫,我去接他回家。”田柳笑着说:“他个瘸子总不爱柱棍子,我去骂他。”

    这话,青木儿不知该如何作答,不过田柳也不用他回应,田柳利落地翻下了车,拍了拍手,刚要和新认识的小哥儿挥手,就见那小哥儿也跟着下了牛车。

    “你下来作甚?那处位置够你坐了。”田柳问他。

    牛车是一路到村口的,青木儿本就想找个借口下来,这样才好避开村里人,不若被人瞧见,他没法解释。

    “坐着难受,我走一走。”青木儿说。

    “坐着还能比走路难受啊?”田柳笑着嘶了一声:“不过屁股是真疼。”

    青木儿被他挤眉弄眼的神情逗得一乐,跟着笑了。

    “我去接相公了,你早些回啊!”田柳说。

    田柳要去的村子从另一条路拐进去,从这条路能隐约看到不远处的屋子,想必村子离得不远,他一路蹦着去,可见接相公于他而言是件高兴的事儿。

    青木儿背着小鱼篓,顺着大路往前走,他隐约记得那日花轿的方向,经过吉山村的路口,他压低了斗笠,不敢回头看,只顾着往前跑。

    他担心自己记错路,遇到路口时总要停下来仔细回忆。

    幸好,这段路没有多少岔口,直到他来到被抓上花轿的那段路,他就知道自己没走错,被他压倒的野草丛还残留着那日他挣扎的痕迹。

    野草颓唐地躺在泥地上,不见生机。

    青木儿心口一窒,偏开头,没敢多看。